叶海英
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;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。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,广大教师要在实践中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,坚守教育初心,勇担育人使命,努力做好为学、为事、为人的时代“大先生”。
坚守“国之大者”的理想信念。爱国是教育家精神的灵魂。教育家精神指向的“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”的理想信念,能唤醒教师锚定高远的职业理想信念,激励教师将“小我”主动融入到“大我”,自觉将个人融入到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去,把自己的爱国情、强国志、报国行融入到民族复兴、国家富强的不懈奋斗之中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,更要把“至诚报国”的使命时刻放在心上,始终坚持国家至上、人民至上的立场,传播正能量,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,引导学生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,高质量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教师的时代使命。
陶冶“以身作则”的道德情操。“师者,人之模范也。”“言为士则、行为世范”的道德情操生动地诠释了教育家精神所蕴含的人格魅力。教师是学生成长的“引路人”,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。教师的这一职业特点决定着他们必须要有“以身作则”的自觉,他们集“知识传授者”“思维唤醒者”“道德引路人”以及“心灵雕塑家”等多重角色于一身,用其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学生。广大教师要坚守精神信念高地和道德修养底线,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言行,在实践中不断磨砺个人修为,注重内外兼修、以德立身,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。
涵养“博学多能”的育人智慧。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。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重在敬畏专业。一是要在教育干部选用上坚持专业标准,重点对校长等管理人员加强教育方针、教育理念、学校管理治理能力的培养提升,使之更好地掌握政策、明晰方向,以先进的教育思想、创新的办学理念实现教育家办学治校的大境界。二是要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育人智慧的培养,最重要的就是要笃行不怠、深耕教学内容,在实践中研究如何上好每一堂课,用扎实的知识功底、过硬的教育教学水平,建构以生为本、开放包容、优质高效的绿色课堂,引导教师做研究型、反思型教师,提升教书育人水平,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智慧工匠。
勤修“仁而爱人”的教育初心。师爱的最高境界即是仁爱,心怀大爱,方能肩扛重任。正如陶行知以“爱满天下、学做真人”诠释大爱情怀,张桂梅用生命“红烛”创造大山里的“教育奇迹”,爱生方能乐教,乐教方能坚定信仰与初心。教师是职业,更是事业,从个人职业素养的提升到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,均需以“乐教爱生、甘于奉献”的仁爱之心为不竭动力。弘扬教育家精神,不仅需要理念上的共识,更需要实践中的深耕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,广大教师应以教育家为榜样,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在教育教学岗位上知行合一,做党和人民可以信任和依靠的“大国良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