味的诱惑

——读陈晓卿《吃着吃着就老了》有感

范伟锋 /文

有一位男士,说话声音低沉有磁性,说起吃来,时不时地眯着眼睛,配以轻微晃头动作,嘴里发出“滋滋”的声音。如此形象,我想大家会猜个八九不离十了。是的,他就是陈晓卿。他在《吃着吃着就老了》中自我介绍:“我姓陈,吃人陈。”说这话时,他八成又是低音炮,一副皮笑肉又笑的样子。

试想,假如没有陈晓卿的出现,我们的生活一时半会没什么差。但多了陈晓卿,生活多了些光彩或者亮丽。毋庸置疑,从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到《风味人间》,陈晓卿把我们带入一个味的世界、美的世界、情的世界,充满诱惑的世界。更甚者,后来陈晓卿赤膊上阵,从幕后走到台前,玩起了抖音,在每集几分钟的短视频里充当美食向导。此外,我发现他的自我配音不亚于李立宏,的确有一番独特风韵,又收割了一大批粉丝。毕竟,他是“最馋最温暖的纪录片导演,当代中国影响力最大的资深美食家”。

文学若按题材分,有科幻、历史、悬疑、爱情等类别。我想再加一个类别:美食。纵观古今,很多文学大家都是超级大吃货,也留下许多美食方面的文章。旷世奇才苏东坡每到一个地方,苦中作乐,遍尝美食。他善烹饪,东坡肉就是他发明的。他曾经为猪肉、竹笋、茶叶等赋诗。“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”,一首《惠崇春江晚景》更是传颂至今。汪曾祺亲自下厨的塞肉回锅油条,让大家叫好拍绝。他独具一格的美食散文,使家乡高邮成了美食打卡地。陆文夫的《美食家》更是被拍成电影,搬上荧屏,他还提出一个观点:吃也是一种生活艺术。当然,在这支队伍中还得加上一人:陈晓卿。读完《吃着吃着就老了》,一方面我被书中的美食倾倒,另一方面也折服于陈晓卿的文笔,你很难说他是美食家还是散文家。而两者集于他一身,只能说是天赋于其人。

《吃着吃着就老了》的辑三、四、五中,陈晓卿时而与厨子朋友辉哥、罗朗等,与美食向导沈昌文、老六等,与店小二刘大勇、陆慧萍等,展示了风味世界以及美食背后的故事。一篇《一份鱼饭的接力》印象深刻。鱼饭是把不剖膛的巴浪鱼用淡盐水腌制,然后放入浓盐水煮熟,自然冷却。就这样一份地处潮汕饶平的鱼饭跨越千里,速递至北京。此景与马伯庸《长安的荔枝》何其像,此情实属千里送鸿毛,品尝美味的同时自然多了几份感动。

《吃着吃着就老了》60余篇文章,时间跨度达十多年。相比较后期的阳春白雪,我更喜欢他前期的文章或者说回忆早期的文章。为谋生奋斗向上的“人之初”,更打动人更具回味。陈晓卿云淡风轻地讲述往事,我们却从中读出这个来自淮北灵璧,一步一个脚印求学闯荡的挣扎劲和励志范。《十七岁的远行》《缸帖子》《弯腰青》等文,甚至包括陈晓卿的自序,我们都能品读到其家山情、父母恩。在《像首都人民一样吃》这辑中,不管是寒夜外出觅食,还是流连街角小馆,仿佛让人看到当年那个只有70公斤不到的北漂小伙子,“希望着自己的希望,怅惘着自己的怅惘”。惟共鸣的是你、我、他自己,而连接故乡与游子却多了一条通道——美食。

如果从品鉴文章角度来说,我还欣赏陈晓卿写作的举重若轻。当下,一些作家总把文学抬得高高的,赋予文章深意。尚未读之,便让读者犹如压着千斤重担。这样的阅读肯定是累的,也是不可持续的。《吃着吃着就老了》能折射出许多生活哲理,也能了解到美食的不同侧面。这当中为了生活、生存、生计的艰辛,总被陈晓卿轻易化解,润物无声地向我们传递着。陈晓卿是个乐观主义者。我们在不同节目中看到被他逗得哈哈大笑的嘉宾。他讲“上海人与北京人请人吃饭”的一幕,与郭德纲的相声有得一比。这样的风趣幽默,在《吃着吃着就老了》一书中比比皆是。美食原本就是享受的,只不过是陈晓卿又一次松绑了它。

我要感谢陈晓卿。美食越来越成为旅行中重要的一环,他曾将我家乡的天台素斋拍摄进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在短视频《风味中国》中,他与新荣记张勇多集互动,共探美食。《吃着吃着就老了》里能找到多处台州美食:炊圆、菜蕻、蕹菜等。特别是炊圆,陈晓卿能一口气吃好几个。

罗永浩认为众人甘于落入陈晓卿的套路:好饭好菜,吾土吾民。对此我深表赞同,并老套地用一句名言加以引申:爱吃的人,永远是最好的人。也正因为有了这句话,我对自己的胖身材有了深情的安慰。

2024-11-30 ——读陈晓卿《吃着吃着就老了》有感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16055.html 1 3 味的诱惑 /enpproperty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