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伟华 /文
这是一部行旅笔记,它叫《湖山寂静》,作者是张明辉,1975年出生于浙江温岭。他著有散文集《一个人的江南》《江南笔记》《寻觅江南》以及诗集《身外之物》等。
《湖山寂静》共收录了46篇作品,这些散文真实记录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,不仅展现了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,更在精神层面上实现了作者的自我重建。
历时22个年头,作者用照片和文字的形式,记录并呈现了途中观感。这些落在纸面上的文章,就像一部系列纪录片,逐一还原他曾经踏足过的地方。扎木合古城、丽江、德令哈……怀着信念的旅人,不断拾捡起隐没在山水之间的故事。
在静谧的午后,我捧读《湖山寂静》这本书,它仿佛带我穿越了时空的界限,让我与主人公一同经历,那一段段既遥远又漫长的旅程。
作者说,他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了挑选,并按地域进行分类,这样可以让读者清晰地了解他的游踪和意图。每一辑的标题,均采用首篇的题目,这样更具代表性:第一辑“探寻方山”,第二辑“散佚的山水”,第三辑“风行雁荡”,第四辑“诗隐寒山”,第五辑“札木合古城漫游”,第六辑“在丽江”,第七辑“稻城秋意”则写四川和甘南的山水。
张明辉走访名山大川、遍览古木石林、领略风土人情,到那更广阔寂寥的天地去,体悟人生的真谛。他认为,我们在旅途中寻找未知的快乐,其实也在寻找迷途的自己。只有身临其境,才能获得在场的直观体验,以及靠谱的一手材料。这也是这部作品,最大的价值所在。
“春日,你若在孤山上独自漫步,便会发觉,这里有着异样的宁静,青山、绿水、闲云、落花,悠游如在梦里。”这是张明辉散文《春色无边》里的句子,借景抒情、寓情于景、情景交融,从实体空间升华到心理空间,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。还有他收入书中的《遥想西湖》《闲梦西溪》《灵隐笔记》《天堂,时间之上》等作品,字里行间透露出美丽与哀愁、孤寂与欢乐。
人在旅途, 他遇见了不同的自己, 也邂逅了无数的惊喜。回家之后,最重要的事,便是潜心于文学创作。他的作品,大多是以游记类散文的形式书写的,也有用诗歌来表达的。比如2012年夏天他赴东北,从哈尔滨到满洲里、从呼伦贝尔到大兴安岭,最终到达漠河北极村。途中找到几个典型的场景的他,便写下《扎木合古城漫游》《临江屯的幸福时光》《静享太平》《在额尔古纳河右岸》一组散文,“草原上的风是熏人的,混合着泥土、花草和牲畜粪便的气息。一群奶牛被马车惊扰,撅起了蹄子,扬长而去。更多的奶牛依旧在悠闲地吃草,跟大地耳鬓厮磨,聆听它的耳语。一蓬低矮的灌木在风中舒展,投下细密的碎影。更多的灌木沿着河流生长。”这些文字,记录了一场心驰神往的草原之旅。
张明辉曾在温州雁荡山灵峰侧畔、谢公岭下短暂山居,使他写下了散文《山居谢公岭》《与周云蓬,去西石梁大瀑》《灵峰散记》等,“谢公岭之于我,是探寻与游历的起点,更是一种内心的攀附与交汇。我也时常到附近的灵峰探寻,沿着鸣玉溪一路溯源,灵秀的山峰,青葱的草木,令我的呼吸变得轻盈。在山间,感受轻柔的风、流动的云、鸟愉悦的啼鸣。溪鱼嬉水,燕子上下翻飞,在山谷里穿梭。我留恋于这样的山水,使人变得安静,触觉又变得特别灵敏。”灵峰的山水如此秀丽,滋养着他的心性。这是一个与山水、草木、生灵对话的全新自我。
《湖山寂静》出版发行后,好评如潮。中国古代文学博士、南京大学教授景凯旋评价道:“张明辉善写山水景物,其文字就像他本人给我的印象,毫不张扬,有一种陶冶性情的静虑。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、中印古典思想研习者闻中说:“张明辉的文章是素色的一路,不热烈、不喧哗,如黄昏中的森林,有苍苍之色,有夜气寂寂的静定与凉意。他与诗人铸就一座民宿叫‘素履之宿’,他文字的脚步,也堪称‘幽人独行,素履之往’也。”
张明辉认为,这本书是对过去的回眸,也是心灵的再出发。作者通过这本书,传递的信息是:一切劳碌和伤害,都能在山水中得到疗养。只有山水,才能居住灵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