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坐过半程专车

朱华贤 (曾在玉环教过书)

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,我还在玉环玉城中学教书。春节临近,我们决定回萧山老家过年。妻子是农场会计,年底特别忙,行期一拖再拖,最后只好坐年三十夜的车。

玉环到萧山,当时没有直达的,只有买票到杭州,然后请求司机在路过萧山时停一下。上车时,乘客满满,到临海,只剩下一半;到天台,只剩下我们一家三口了。前几天连买票都要央求熟人,年三十毕竟是年三十,我们为有坐专车般的待遇而高兴。

司机是个四十左右的大个子,满脸络腮胡子,穿一件厚厚的军大衣。车过天台后,他要我们坐前面点,说这样不大震。我们就坐到司机后面那两排。司机爱说,问我原籍在哪里,为什么到玉环,习惯不习惯。一阵颠簸之后,他又问:“玉环怎么样?”说实在的,我虽在海岛已四五年了,但除了海产品丰富和鲜活外,其他没什么特别好的印象,差的印象倒有些,比如出行不便、风俗古旧、言语难懂等。面对陌生司机的询问,我只淡淡地说:“海岛嘛,可能都差不多。”

车在艰难地翻越回字岭,一旋一旋地,越旋越高。这时,两岁的女儿吵得越来越厉害了:“茶,茶,茶茶。”她患着感冒。上车前,是想带点水的,怕喝了以后尿湿裤子,连早饭也吃干的。岭,终于翻过了,在一个平缓处,车子慢慢停了下来。原以为司机要检查车轮,没料到,他拉出热水瓶,倒上一杯递给我。“这……”我感动极了。但是,我马上推开杯子:“孩子感冒……”司机一听,哈哈大笑:“我这么大一个男人,就是你孩子这点感冒细菌,全都传染给我,也没事。喝!”

又翻过一个岭后,路平坦了。司机的话也多了。他问我有没有到过鲜迭,向我介绍鲜迭的石板鱼和蛤蜊,问我有没有去过鸡山岛和披山岛,向我介绍那里的蟹黄和虾狗弹,还向我说坎门的白鲞,楚门的文旦,沙鳝的蛏子……听得出,他是一个地道的海岛人,对岛上的山山水水,都烂熟于心,也听得出,他对海岛有着深深的爱。

在新昌吃过中饭后,已是下午一点多了。司机问我老家是不是在城区,我说,在钱塘江南岸的盈丰,离萧山城区还有二十里光景。他又问:“有公交车?”“早些是有的,今天年三十,恐怕不会有了。”说到这里,我和妻子对视一下,心里有点凄惶:一个感冒的孩子、两大包行李,怎么走到家呢?几天前,我曾发电报给弟弟,说农历年二十七到,结果走不脱,让他空接一场。隔山阻海,路途迢迢,通讯不便,来来往往,真让人犯难。我趁势向司机恳求:“我票买到杭州的,能否在萧山的五七路口让我下,这样,可少走两三里,要不,我付点钱。”

“看你说的。”司机说。

下午四点左右,五七路口到了。我们下了车,抬头往前面看,空空荡荡,转身向后面望,冷冷清清。不见人行,难闻车声。年三十,谁不晓得早点归巢团聚呢?司机指着路:“走这条路?”我点点头。“送你!”“送?——不!”我连忙拒绝。他开始倒车。“不!不!”我背起行李,拉起女儿就走。他开着车跟上来:“我反正每年都一个人在外面过年,迟点没关系。”我哪里肯上,你想想,无亲无故,又是这么一个时间点,四十几座的大车。他跳下车,说,“你在为我们玉环教书,现在有点不便,我不帮,说得过去吗?二十里,车这么少,十几分钟的事。譬如路上塞了车,迟到杭州。”见我不上,又说:“那你、你,就付点钱吧。”

十几分钟后,老家到了。父母和弟弟满以为我今年到不了,一见大客车送到,惊喜至极。他们一定要司机吃了年夜饭再走。然而,不管怎么挽留,他只顾调车头。弟弟急忙掏出50元钱,可驾驶室严严实实,怎么也塞不进去。

嘀嘀——望着渐渐远去的车子,我们只是默默地祈祷:愿好人一路平安。

2025-01-29 朱华贤 (曾在玉环教过书)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20517.html 1 3 我坐过半程专车 /enpproperty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