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江河 /文
马二先生,处州人氏也,名纯上。他以选编科举范文为业,也参加科举考试,屡考不成。马二先生在科举道路上是坚持不懈的,有自己的理想;选编文章是非常认真的,有自己的原则。为人古道热肠,待人真诚,乐于助人。
说马二先生有理想,能够坚持不懈,是有充分根据的。他初识蘧公孙,就说出了自己的科考经历,“补廪二十四年,蒙历任宗师的青目,共考过六七个案首,只是科场不利,不胜惭愧”。经历够漫长,意志够坚强。第二次与蘧公孙畅谈“举业”的话题,有一番自己的宏篇大论。他认为,读书科考求取功名,是从古到今人人必须要做的事,列举了历朝历代取士的方法,并举孔子的言论“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其中”为例,证明孔子如果生在当代,也要“念文章、做举业”的。这是他始终坚守的理想。
他没有豪富的家底可以依靠。他没有像范进那样不事稼穑,全靠啃老(老娘和老婆)生活;没有像严贡生那样坐吃山空,坑蒙拐骗;也没有像杨执中、权勿用那样不务正业,招摇撞骗。马二先生是有工作的,他靠选编文章为业,以编养考,勤工俭学,自食其力。这样的人生态度,不管成就如何,都是值得肯定的。
说马二先生乐于助人,有侠义心肠,这样的事例就有好几起。倾其几乎全部的积蓄九十二两银子,摆平了旧枕箱事件,为蘧公孙免去了一场牢狱之灾。出钱为暴亡的假神仙真骗子洪憨仙料理后事,并资助洪憨仙的随从家人路费,供他们返乡,而当初他被这个假神仙利用差点成了骗胡三公子钱财的工具。从自己有限的盘费中拿出十两银子,资助认识不久的匡超人返乡。
马二先生,不是富商巨贾,也不是豪门大户。他是半工半读的穷书生,本身收入微薄,却能屡屡慷慨解囊,急人之所急,救人于危难之中,在那个追名逐利、尔虞我诈、唯利是图的浊世社会,是一个另类的存在。而且他的助人,不图回报,正如他预料的那样,“蘧公孙是甚么慷慨脚色,这宗银子知道他认不认,几时还我?只是由着他弄出事来,后日懊悔迟了……我如今认些晦气……也算积下一个莫大的阴功”。蘧公孙也算是家底殷实的官宦人家,在得知马二先生帮了他救命的忙以后,仅仅拿出二两银子作为感谢,是那九十二两的零头。至于那个骗子神仙的随从和落魄小子匡超人,就更别提报恩了。事实证明,这位匡超人,后来也从事与马二先生一样的行当,连个口头回报都没有,还要取笑马二先生选编水平不如他。
说马二先生做事认真,有原则,也是有事实依据的。其批文章的批语要求非常严谨,总是采用《语类》《或问》上的精炼语句,每一个批语常常要思考半夜,其目的是为了对读者负责,使人有所获益,而不是误人子弟。这是一种十分负责任的态度,所以同样批选三百篇文章,马二先生要用两个月,而匡超人只要六天,不是匡超人水平有多高,而是他缺乏马二先生那样认真踏实的作风。
不仅选编文章精益求精,而且不愿弄虚作假,当蘧公孙想要在马二先生选编的书目上添加名字,被很严肃地批评了一番,可见其为人是很讲究原则的。
马二先生,人如其名,是一个纯粹的人,积极向上的人。也许有人会说,他在科考功名的路上,一条道走到黑,不仅自己坚守,还到处向人宣传他的价值观,十分迂腐可笑。但换个角度看问题,他又何尝不是一个“坚守初心”的人。学而优则仕,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,通过科考获取功名,本身没有错,错的是制度本身,错在八股取士的僵化模式。虽然他孜孜以求,屡考不中,命运之神总是没有眷顾到他,但他的意志是坚定的。在这种意志和精神支撑下,他没有一味滥读书,而是边工作边读书考试,把选编工作也做到极致。
这世界怕就怕“认真”二字,认真是我们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,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,是事业成功的基础。持之以恒,坚持不懈,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。
马二先生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,有其可取的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