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幼民
“鞋帮来了,鞋帮来了,快来领鞋帮啰”,乍一听,一般人还真的不明就里。可在温岭的大街小巷,众多居民络绎不绝前来领取鞋帮。分发鞋帮的门店门庭若市、异常忙碌。这究竟是为何呢?
温岭的鞋企,通过几年的转型升级,抱团组团、腾笼换鸟,使得传统鞋企向现代企业发展。企业把一些基础性的、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序打包外发,依靠当地居民利用闲暇时间在家里完成。不占场地、不占空间、不用耗能,企业得了好处,居民更有获利,这就是当地的“踏鞋帮”现象。以一个人计算,一天下来,多则几百元,少则百来元,又自由,又能照顾家中家务。一个大妈,一月下来,多则能拿到四五千元,改善生活、补贴家用,满满都是获得感。
类似模式,在当地俯拾皆是。“幸福红糖”“编织草帽”“梦想计划”“共享农场”“梦想家计划”等等,不计其数。被人民日报客户端热情点赞的“融合工厂”“共富工坊”温岭模式,已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。乡村振兴、共同富裕如同一块强大的磁铁,吸引着当地的企业和农民手挽手、奔共富。正如群众说的“守着诗画田园,村村都有致富门路,不出家门就有活干、有钱挣,共富的路,越走越踏实,越走越有奔头”。
乡村振兴,擦亮共富幸福底色。党建引领,不断创新实践,抱团强村,以“龙头”企业带动家庭作坊,以“联企”模式共享收益蛋糕。思路一开,共富齐来。平时就在家门口的企业,在村民眼里似乎是老板的事,与自己没有“半毛”关系,通过镇企联动、村企联动、校企联动、企企联动、企农联动,挣钱的门道生生地走进了“家门”。一家一户一年到头多出几万元的收入,既顾了地,又顾了家,更赚了钱,这共富的幸福底色亮锃锃的,成色沉甸甸的,群众的脸色金灿灿的。
一企带一村,一企富一方。出现在乡村振兴、共同富裕路上的新鲜事吹开了农民朋友心中致富的花蕾。“融合工厂”“共富工坊”,真真切切、实实在在为农民朋友送来鼓鼓的腰包。破了边界、破了局限、破了空间,七八十岁的老大妈守在家里,编编草帽,一年能挣2万多元。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空间,腾出精力、场地谋深谋好更大的发展空间,为广就业增添更大的渠道。良性互动和循环使产业更兴旺、生态更宜居、乡风更文明、治理更有效、生活更富裕。
夜幕降临,按惯例,村里文化礼堂的共富文艺演出开始了。村民们三五成群,如约而至。大人小孩像赶集一样,有些大妈索性把“共富工坊”发放的“鞋帮”也带来,边看演出边做活。演员也是现成的,有驻村干部、学校师生、企业员工、村民等,三句半、相声小品,形式多样,不拘一格。欢声笑语在文化礼堂回荡,幸福生活在村民心中荡漾。“两个先行”,我们能行。聚精会神走好先行路,快马加鞭绘好共富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