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传媒记者崔旭川
11月初,我接到采访任务:报道黄岩区南城街道共富工坊工作。
接到任务的第一反应,我觉得这是一次有难度的采写。当下,全市各地共富工坊工作开展如火如荼,不乏典型事例见诸报端。经过一阶段的密集报道之后,虽偶有亮点,却少有新闻性突出、足够分量的稿子。
但任务已经揽下,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。
采访之前,我首先翻看了日报近两个月内共富工坊的相关报道,尤其是在一版呈现的内容。这让我对近阶段全市范围内相关报道有了全面了解,方便在采访中将重复的、缺乏新闻价值的报道信息筛选掉,避免做采访“无用功”。
做了一定准备后,11月7日,我前往黄岩区南城街道。
一见面,南城街道宣传委员黄伟便热情地介绍当地的特色,从文化传承到重点产业。想到自己是“怀揣任务”而来,我赶紧把话题拉回到共富工坊上,请他介绍街道在共富工坊工作上的亮点。
黄伟介绍,南城街道的小橘灯共富工坊位于方山下村,9月建成,运行一月有余,吸纳附近村民20余人。
“方山下村去年入选浙江省第三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,因此,该村目前是个拆迁村。共富工坊就设在过渡房内。”黄伟说。
听到这里,我心里一喜:这不就是新闻点吗?
一方面,过渡安置房只用来给村民短期过渡居住,鲜有街道、村居为过渡村民“找事做”,新闻性有了;另一方面,从现实角度考量,拆迁过程中,选择暂时栖身过渡房的村民,多以老人或经济条件不佳的群体为主,共富工坊为他们而设,更彰显“共富”的真正意义,这样一篇报道,传递正能量的社会价值也有了。
心中选定目标,于是,我围绕方山下村的“小橘灯”展开了一系列提问。我们的交谈地点也从黄伟的办公室换到了会议室,街道组织委员、工办工作人员也都参与进来讨论。
从方山下村人口规模、产业结构,到整村拆迁的安置政策等,再从这一共富工坊的初创想法、涉及的相关人物、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及面临困难等,我把和共富工坊相关的、看似无关的内容都问了个遍。
多年的采访经历告诉我,将采访做得细致再细致,总没有错。有了充足的采访素材,写稿才不会捉襟见肘。这也是“取法其上,得乎其中”的另一种诠释吧。
在街道了解完情况后,我与街道工作人员一起,在方山下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童德华的带领下,来到方山下村过渡房小区,实地走访共富工坊。
到了现场,在会议室里听到的内容瞬间清晰具体了起来。进小区的第一幢两层小楼,正门口就挂着“小橘灯共富工坊”招牌。一楼大厅内,正张罗着安装烟雾报警器,数十把竹篾小椅略显凌乱地放着——这也印证了工坊确实投用不久,一些设施还在逐步完善中。
除了实地走访场地,另一项重要的工作也不能丢,采访在工坊中务工的村民。部分务工村民就居住在相邻的过渡房内,采访完成得还算轻松。
就这样,在经历前期充分准备、全面了解素材、现场实地采访三个环节后,11月8日,日报头版报眼刊发《安居更“乐业”》一稿,记录了位于黄岩区南城街道的我市首家过渡房共富工坊的故事。文章刊出后,被新华网、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等多家媒体转载。
这是我一次普通的基层一线采访经历,也体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:“做好新闻,认真对待,往往是最实用的技巧。”
想必,这也是所有一线奔走记者的共同心声吧。